有實效的學科教研是教育教學的生命線, 為了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為教師搭建實踐與共同成長的平臺,2022年10月18日,學校邀請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語文教研員葉林老師給森林小學共同體學校語文教師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語文學科交流活動。各校語文教師齊聚一堂,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參與到此次活動中。

活動伊始,由我校付薛霖老師展示《媽媽睡了》現場課,各位教師認真傾聽,并給予此次現場課較高的評價,肯定的同時也不忘提出自己的建議,也給現場教師更多的啟發與收獲。



課后,由葉林老師為現場所有語文教師就立足核心素養如何體現課程育人展開細致的交流。葉老師結合課文以及教學實例明確指出,教學設計的目標要精準,能夠體現單元教材編排意圖,與單元語文要素、課后思考題等提出的目標一致,要依據學情找準難點,分解難點,設計活動,搭建支架,以活動推進,讓學于生。同時,我們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體現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日常生活情景、文學體驗情景、跨學科學習請將。增強學習活動設計的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并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有明確的指引作用,使學生能在端元所要求的語文要素方面有實際獲得,在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葉老師還對教師的磨課提出了引導與要求,教師的磨課首先要深入研讀,做好預設。切實研讀課標、研讀教材與教參、研讀學情。其次要三輪試講,細化預設:初磨,無生試講,內化環節目標;再磨,有學生試講,調整活動、修改支架;多磨,不同程度學生試講,完善細節。再次,要把握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通過反復的試講、探討,最終生成一堂好課。
此次講座不僅為學校全體語文教師搭建了成長平臺,更重要的是明確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向性。相信共同體學校的語文教學質量一定會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穩步提升,在和諧合作的氛圍奮進,在融合交流里創新發展。
擬稿:閆睿
審核:劉錦秀
圖片:鮮蜀軍
編輯:任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