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秋天》說課
——小學美術教學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周密 冷云杉
新課程標準指出“以融合學科教學的方式改革我們的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課程設計不應再是單純的美術課,而是在教學內容上綜合了音樂、語文、數學、自然及科學等學科知識。” 強調在生動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教學與語文學科的綜合,在有限的畫面中誘發學生的豐富想像,使文字、色彩、形象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尋找美術創作的契合點
1、教師示范: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繪畫與語言文字都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人類的繪畫技能幾乎是與語言能力同時發展起來的,但絕大多數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入學前就已經基本發展成熟,而繪畫技能卻嚴重滯后于語言能力,因此,許多兒童在入學后,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時候,作為美術老師就應當非常注重調動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使之為美術教學服務。
2、動手操作:屬于我們的秋天
在經過語言訓練和與生活實際接軌后,根據文中的語句,和自己的想象,孩子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和紙,或勾勒,或剪裁,或粘貼,動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秋天。
3、畫已成,詩歌起
孩子們動手創造出了一幅幅生動艷麗的秋天后,可根據畫中的內容創編詩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有機結合,是更新教學內容、延伸美術課堂的一種好方法。在傳播美術學科文化的教學過程中,用文本架起美術作品和學生理解的橋梁,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滿足了學生的審美需要,陶冶了學生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