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第36個教師節,為開拓西彭片區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發揮外出學習教師的引領作用,達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從10月開始,西彭鎮政府共派出四批次教師外出學習取經。
在這次學習中,鋁城小學派出的六位干部教師在B區會議室分批次進行了鋁小“快樂大講堂”匯報交流講座。她們通過精心準備,撰寫匯報材料,并制作PPT課件,將外出學習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獲一一道來,為我們帶來了前沿新穎的“精神大餐”。

郭廷蘭主任從師資力量、培訓內容、學習收獲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分享交流。她談到此次培訓雄厚的師資力量,使培訓既有理論的高度、深度,又有實踐層面的操作方法,讓學員們真實地開闊了眼界。專家們結合自己的專長領域,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培訓。有的介紹了自己領銜的名師工作室的經驗做法;有的給出了立足于素養的教學實踐建議;有的站在國際視野,旁征博引,解讀了“扶放有度的教學”;有的定位于“基于研究的工作方式”,介紹了教研工作轉型的要點;有的講解了如何實踐“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進”;有的介紹了如何根據學校特點確立教學理念、打造校園文化;有的介紹了新高考背景下育人模式的創新;有的介紹了如何依據學校大腦,打造線上教育新生態……內容豐富多元。
郭主任回到學校,在課堂上結合外出學習圖片,給孩子們解讀了為什么這樣寫,對孩子們的寫作構思也是一種啟發。所以直至今日,想到這次學習,她仍然歷歷在目、印象深刻。


韋華軍老師從三個方面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了總結提煉。一是教育理念貴于行,行穩方能致遠。二是教學方式在于變,求變才有創新。三是作業形式在于研,研究勢在必行。本次培訓讓她知道教師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和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玩中學、趣中悟”。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積累,不斷充電,才具有持續發展的動力。當然,教師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應注重在教育教學中落實這些理念,在學的基礎上走向思、研、行、著的境界。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和智慧課堂平臺的優勢,課堂上以學生為本、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教師只有布置有效作業,才能讓學生從“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

趙明香書記結合學習重點給老師們闡釋了什么是深度學習,如何去落實深度學習,她從事例著手,讓老師們明確深度學習強調知識間的聯系,知識的遷移,知識的舉一反三,知識的情境性即知識能真正解決問題;深度學習,強調積極主動地學習,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敢于挑戰權威,敢于批判性地學習,樂于實踐,發散性思維,敢于求異,敢于創新的思想。她的匯報由淺入深,層層剖析,讓與會教師分享到前沿最高端的思想。她希望我校教師也能拓寬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認真鉆研教材,活用教材,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深度思考,多想,多說,培養學生優秀的核心素養。


胡紅老師給我們分享了未來學校是什么樣子?我們每一個人的想象都不一樣,但是聽完杭州建蘭中學的饒美紅校長的介紹后,她的頭腦里有了一點框架“用數據沉淀成就學校的未來”,比如建蘭大腦里就有小蘭書童,它會在課前發布給孩子一些獨立挑戰嘗試題,孩子挑戰成功或失敗的數據清晰記錄,老師在課堂上就根據學生課前挑戰信息有針對性的為學生解決問題,課后,小蘭書童會根據課前、課中孩子的數據信息推送相關題目給學生去練習,針對性極強,學生避免了重復做題的苦惱,全力以赴去發展自己的弱項!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種學習生態!

劉洪老師也從自身教學實踐交流匯報,她認為學習不僅僅是走出去,學習身邊的優秀教師、優秀課例也是有效的途徑。她特別談到六年級的老師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就值得我學習,她們的學生上課精神面貌好,學生上課專心聽講,作業、卷面非常整齊,書寫工整,特別是魏老師一天就在兩個班的教室穿梭,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學生成績也穩中有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然不光是學習身邊的老師,還要多聽區里其它老師的課,比如,九龍杯賽課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通過參訓干部教師的交流分享,我們的視野進一步開闊,總體得到如下啟示:
1. 教師引領學生一定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不是生硬地灌輸,而在于通過課堂或活動自然浸潤,達到知和行的統一。
2. 課程改革的推進要立足校本,著力特色,重核心素養培養,重合作探究創新,并走向深度的學科融合。
3. 教研的方向,要研學生的所識、所思、所動,研教學的方法、策略。
培訓時間雖短暫,但六位教師卻收獲滿滿。一頁頁的記錄,一篇篇的心得,是她們學習的匯總,也是她們執教努力的方向。相信參訓教師們一定會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做一顆成長的種子,成長自我,輻射周邊,帶動更多的教師走向更美的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