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未來,就是你站在地球家園的這一邊,遙望著宇宙星空的那一邊,充滿好奇心,憧憬著對神秘星球的向往,正是因為人類對未知的不了解與向往,所以才有了去追逐未來的勇氣。
鋁城小學正是有這樣一批優秀的教師,面向未來,敢于挑戰,傾付真心。他們與鋁小學子一起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面對未來,教育如何適應科技高速發展,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12月24日,以“改變學習方式 開啟智慧課堂”為主題的九龍坡區未來學校項目現場會在鋁城小學未來學習中心召開,區教育黨工委副書記鄒江霞、區教委計財科科長劉洪波、區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唐杰、以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教研員,還有未來項目兄弟學校的負責人和老師們參加了這次直面未來,智慧校園的觀摩研討現場會。鋁城小學趙明香書記主持了這次會議。




課程展示 智慧課堂
為了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我校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入手,2019年3月啟動首批智慧課堂試點班級。如今,“5+N”實驗班級模式在我校步入正軌。學校利用實驗班級研討展示課、區校級骨干教師觀摩研討課,不斷探討智慧課堂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本次,我校共安排了8節未來項目課程,涵括語文、數學、英語、機器人編程、比特實驗、3D打印等。課前,老師們通過集體研課、磨課,不斷深入探究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策略。
展示課中,教師們努力把課堂變得更生態,更自主,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想法。












個性張揚 快樂學習
教育最本真的就是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中的生長,孩子們主動、積極探索,探索求知的欲望吸引著在場所有聽課的教師們,時而聽到孩子們質疑的提問,時而聽到孩子們自信的回答……

















課間活動展示更是彰顯我校的校園足球特色,足球操、射門練習、傳球練習、顛球練習……當音樂一想起,整個校園就是一個歡樂運動的海洋。孩子們的課間活動吸引了與會領導和教師,他們來到操場上觀看。這時,校園小記者們也帶著許多問題采訪了到會觀摩的領導,孩子們自信地與教師們交流,這正是校園里最靚麗的風景線。











交流碰撞 智慧共享
交流是最融合的教研方式,我校智慧課堂執教老師分享了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所得,區教師進修學院教研員彭靜老師對語文課程進行了點評,她欣喜地看到我校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認為我校智慧課堂中大數據的統計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統計更能及時關注到學生,這樣的課堂才是“生本、生活、生長”的課堂。區教師進修學院王開明主任肯定我校的智慧課堂讓人興奮和自豪,在課堂中,教師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和智慧課堂平臺的優勢,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嫻熟,對希沃白板、智慧課堂平臺以及其他多媒體的功能在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






陳興明校長對我校的未來學校項目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他談到學校緊緊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和學校辦學理念,聚焦區教委“五五行動”,將體質健康(校園足球)項目和未來學校創新計劃項目作為工作抓手。學校干部帶著老師們走出去觀摩學習,邀請專家到校研討指導,不斷從理論引領,讓教師思想轉變、教學方式轉變。并充分發揮干部、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教學副校長、退居二線教師、行政干部帶頭上智慧課堂研討課,以此來輻射更多的教師行動起來,開創出一條基于未來學習方式變革及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快樂旅程。詮釋了黨的教育方針落根基層的實際行動,進一步豐富了我校“健康快樂,全面發展”辦學目標的內涵。


總結引領 明確方向
區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唐杰同志對學校的項目組開展工作進行了點評,他肯定學校有思想,有高度,在項目活動中想要作為,并在項目推動中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也有效作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認為學校推進項目工作為未來項目組學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唐院長還提出,未來項目持續推進重點要做到“四關注”:
1.關注未來學校的課程體系。從學生課程、教師發展課程、家長成長課程,引導家長與學校相向而行、增加合作,共同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2.關注智能時代的課堂形態。深入開展大單元教學、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精準學習、自適應學習、項目式學習等課堂創新。努力讓課堂變成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場。
3.關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未來學校應該在這個事情上發力——充分利用技術,研制科學合理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建立智能化的綜合素質評價模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4.關注面向未來的學習空間。學校的空間和布置改進,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可以打破傳統的工廠式教室布局——也可以不打破,滿足教師的多樣化教學需要(包含室外課),探索空間、課程與技術的深度融合。
最后他對與會領導和教師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任務:形成經驗,輻射推廣。
一是,將推出項目典型學校。在學習方式、課程體系、學習空間、學校組織等四個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經驗,在適當的范圍內推廣,引領其他學校共同進步。
二是,積極參加重點工作。包括組織專項培訓提升(看疫情和總體工作部署)、開展成果展示交流、項目建設案例評比活動,其他重點工作根據情況適時開展等。
三是,認真對待項目考核工作。要自我總結提煉、成果梳理匯總、材料上報提交、召開總結會交流、要開展項目組自評反思總結、要形成評價結果、要有成果意識等。

區教委黨工委副書記鄒江霞同志也對本次現場會進行了總結,她談到本次會議就是未來教育思想的大碰撞、大交流,雖然當初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走到今天,看到了學校思想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各學校今后更要做好平時的儲備,今后要更用心、用情、用力來開展這項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名校,為九龍坡區“五大名片”出力。她還指出學校應該如何推動項目工作的開展,首先是學校層面,大力推動,然后是確定目標,研判思考,最后借力平臺,推廣成果。

2020年末的冬天雖然寒冷,但是現場會卻是充滿了溫情與期望,鋁城小學必將帶著大家的期盼,微笑面向未來,快樂擁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