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老師以《名師成長的新境界,做更好的自己》為主題給大家做了精彩的報告。講座中,他以自身的經歷為背景,結合有趣的數學故事、生活細節和生動案例,向老師們展示教學名師的成長歷程,任老師的精彩報告,為我們的教學視野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首先,任勇老師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普通老師要成為名師,首先要從“師者”到“學者”,學者化是由“教書匠”走向名師、走向教育家的必由之路。其次,是從“經師”到“名師”,從追求“卓越”到“幸福”。追求卓越要每一步都須踩得那么扎實,追求幸福感更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心態。“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做一個幸福的教育者,步履輕盈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第三要做“學習之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下的學會學習的觀念。
接著,任勇老師以“名師成長的學習之道”引領我們思考,并通過“莫比烏斯帶”小游戲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地向我們講述了學習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方法是有智慧的,學習更應該是一個快樂探索發現的過程,學、思、研、行、著一樣不可少。
天下第一好事是讀書
仰望名人的教育人生軌跡:普通教師——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名校校長——教育局局長。他是天才,是勤奮好學,善于思考的天才,他的很多方面是我無法學到的,在任勇老師的教師發展理論中,感受最深的是:
應該說數學是他的專業立足之本,他對于數學的研究,特別是奧數的研究,毫不夸張地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刻苦鉆研,勤奮好學實實在在地被任勇局長扎扎實實地踐行了,還樂此不疲。那“出差途中的書房”“路過書店不進去,就是罪惡!”“出差時間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關機!為自己贏取學習的時間”“為師“思辨”“網上學習可以幫你馳騁古今中外。”“人類追求卓越的最高獎賞,不是你得到什么,而是在一路上你能成為什么?”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我佩服他的記憶力,更佩服他的堅持。我突然明白:我和他的差距在于:我沒有他的智慧,更沒有他的用心!持續讀寫,不斷反思,是任勇老師的發展之“道”。任勇老師在講到他那間書房的趣事的時候,是眉飛色舞的,這正是他的得意之處。書房不僅是為了點綴,而是他精神大餐的原料儲備倉庫任勇老師分享了他“青春伴隨著書香成長,以好書為伴與經典同行”的發展之道,勉勵老師們一定要多看書。他與大家一同分享許多名家的書籍,如《與詩意教育》《牽著孩子向何方?》《優秀教師在悄悄做的事》……他展示他家的書房,如同一個小圖書館,他在書堆里做研究,他喜歡被書包圍的感覺,把書房當作是精神大餐的原料儲備倉庫。即使是做了教育局長,他仍然抽空讀寫,成了每天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路走來,他不斷超越自我,就如他的講座說的從“優秀走向卓越”,譜寫出了一曲曲拼搏追求的人生之歌。。從他的教學實例中,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各類文章690余篇,68篇論文獲省級以上學術獎勵的實績中,我們不難發現:人生之路要追求卓越,每一步都須踩得那么扎實!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借鑒意義的工作態度——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得最好,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卓越。
而對于青年教師的我來說,這次講座不單單是一次講座,更是一堂跨越時空別開生面的啟蒙課,在一位教師前輩的教育風采里,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吸引中被引導,被引導中靜心思考,思考中發現不一樣的成長方向,不一樣的前進動力,喚醒內心深處對卓越自我的永不放棄和對為人師者的永不止步。正如任副局長在結束語上與我們共勉的那樣:努力吧,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